昨天,APEC首次全程模擬演練活動在國家會議中心、首都國際機場等涉及到會議全流程的多處地點進行,演練包括參會代表抵離迎送、酒店入住、會議視聽系統測試等多項內容。
京華時報記者潘珊菊
□會場
高科技攝像頭追著話筒“轉”
昨天,來自北京各高校的百餘名志願者分別扮演參加APEC雙部長會議的各國來賓。在1600多平方米的會場內,21個經濟體的成員最遠距離有40米。
如何讓大家看清發言者?APEC第三次高官會北京市籌備辦會務服務部副部長梅建軍告訴記者,會議將使用智能會議系統,發言者的影像將清晰呈現在會議主席台兩側的巨型LED屏幕上。
“這次我們使用的絕對是高科技設備。”梅建軍說,智能會議系統在回字形會議桌內裝有5個攝像頭,可以實現360度聲控射頻追蹤,一旦有代表按下麥克發言按鈕,攝像頭就會自動“扭臉”過去。發言者的臉部和標明經濟體名字的桌簽都會收入鏡頭,實時呈現在LED屏幕。這樣,即使坐在最遠端的代表也能清楚看見發言者。
在會議主持人前,還裝有一臺平板電視機模樣的顯示屏,可以顯示各經濟體代表按下麥克的順序。有了這個發言排隊系統,會議主席就知道下一個該請誰發言了。
智能會議系統為正宗“國貨”
“一圈桌子要坐54個人,每個人面前擺放的會議物品都要一樣。”服務員說,他們隨身帶著一段帶刻度的弔線,精準測量麥克到桌面的距離,保證所有麥克高度一致。桌子上的礦泉水瓶、水杯、同傳耳機、會議信頭紙也都碼放得整整齊齊,就連擺在信頭紙上的鉛筆都一律擺成45度。
據悉,此次APEC高官會上所使用的智能會議系統、音響系統等均為正宗“國貨”。對此,會務部門表示,APEC會議是國產高科技產品難得的展示舞臺,既然技術和產品質量有保障,就支持國貨“登臺表演”。
□飲食
兵馬俑糖雕裝飾扮靚餐區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餐廳微縮版模擬場景,這裡分為茶歇區和自助餐廳區,餐臺上擺放著各式中國元素的食品裝飾,有雙龍戲珠、兵馬俑、各式仿真小泥人等,一旁還有青花瓷圖案的裝飾燈。
據國家會議中心會議運營部總監伊蕾介紹,這些糖雕、果蔬雕、面塑製作而成的裝飾,目前共有中西式雕塑8組。其中,奔騰的白馬是首批製作,從春節開始雕刻,共花了兩個月時間,材料選自糖粉等食品加工原料,完成時使用了近30斤糖面,每一部分都經過手工精心塑造。此外,“兵馬俑”雕塑也是糖粉製作而成,創作初期的考慮是由於該作品在國際認知度較高,把它們做成一個團隊,寓意著和諧和團結,跟此次APEC會議形成呼應,最
終呈現時還會再上色。
伊蕾說,結合北京衚衕風格,之後還會有其他糖雕作品,包括門樓、石雕和石鼓,“為了讓中國元素全方位呈現,客人每一餐,擺放的雕塑會有所不同”。
據瞭解,這些食品雕塑能常溫保留3個月,客人若有喜歡的雕塑可以帶走。甜品臺上的巧克力雕塑,屆時還將製作一個APEC會標,用於提升會議氛圍。
用餐中西式搭配葷菜占七成
伊蕾介紹,作為接待單位,他們此次參與的演練主要對應的是APEC雙部長會議擺台以及主會場,11月APEC會議茶歇場地將設在一層主會場南大堂,屆時實際擺台人數會按照最終與會人數來確定,“這次演練主要體現的是服務環節”。
由於自助餐將安排在會議期間,為了考慮客人的不同需求,11月份的會議用餐將是中西式菜品搭配,每餐菜品會有所調整,但品種相對固定,其中,涼菜初定有6種、熱菜8至10種、湯類2種、中西式涵蓋的主食有2種、甜品6至8種,“每餐菜品都會搭配進行,飲品和茶歇一樣,不含酒精,統一由贊助商提供”。
伊蕾稱,飲食總體按國際慣例進行,葷素搭配不含豬肉,其中,葷菜占七成,素菜品種占三成,牛羊肉、魚類、海鮮會搭配使用,素菜中有菌類食品,做法統一以健康飲食為前提,有些與會代表對一些食品有過敏反應,服務人員會事先在菜簽上把主食材以及配料按中英文標識呈現,客人可根據自身口味來選擇。
伊蕾說,對於客人飲食方面的安全把控,此次APEC會議工商報備制度更加嚴格,儘管是此前已審核通過的供應商也要再次報備,最終產生指定渠道的供應商。
□服務
340名服務人員培訓上崗
伊蕾介紹,此次APEC會議期間的服務人員挑選工作從年初就開始,除去國家會議中心原有運營人數190人,還專門從學校招收了150名新員工,他們一到崗位就進行統一培訓,在技能、涉外禮節禮儀方面都經過系統的準備,目前為APEC服務的工作人員約340名。
同時,服務人員服飾設計方向大致是中西式搭配,其中中國元素主要體現在細節上,例如盤扣、領花、領帶圖案,而西式服裝畢竟是服務人員,不會是正式西服,具體設計還在製作。會議期間,每一個場地的服務人員服裝會有所不同,整體設計均按照APEC整體視覺來呈現。 (原標題:APEC會場攝像頭可自動“追蹤”發言者)
- Feb 03 Tue 2015 21:02
APEC會場攝像頭可自動“追蹤”發言者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