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新網11月24日電 綜合報道,中國央行21日宣佈降息,這是其逾兩年來首次調低存貸款利率,這一意外之舉引發各大外媒關註。外媒普遍認為,中國未來可能步入降息周期,朝著進一步放開存貸款利率的方向邁進。並指出,此次降息給了投資者信心,對於全球市場有提振作用。
  中國將步入降息周期?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這是中國自2012年7月以來的首次降息。根據官方信息,本次從11月22日分別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40與25個基點,同時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
  該報發表題為《中國步入降息周期》的評論文章。文章分析了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和麵臨的問題,肯定指出,“當然應該降息,而且應該繼續降息,存準金也應該一降再降”。
  美國《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國央行做出了逾兩年來的首個降息決定。這顯示出,中國領導層正傾向於採取更大規模的措施來提振經濟增長。
  路透社援引一位經濟學家的觀點稱,央行應當在準備進一步降息,因為中國已經進入降息周期,降準也有可能。
  美國《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意外降息舉措給了投資者信心。一些經濟學家和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降息將很可能帶來更多的刺激性經濟舉措。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也指出,在中國經濟增長趨緩的情況下,一些外資機構都紛紛預測,人行將再次降息旨在支撐經濟。雖然央行表示穩健貨幣政策取向不變,但市場認為降息仍具強烈信號作用,緩解融資成本高已進入攻堅戰階段,新的降息周期料由此開啟。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總體而言,這是中國朝著貨幣政策逐步正常化邁進的一步。更中長期來看,很明顯這是一個好事,但從時機的角度來看,完全出乎意料。
  該報還指出,中國央行採取的行動令商業銀行擁有了略微提高存款利率的自由。這樣做可以吸引更多存款,可發放的貸款也就多了起來。央行的最新決定也推動中國的銀行系統朝進一步放開存款利率的方向更近一步。
   降息對全球市場有何影響?
  降息將會造成哪些國際影響?《金融時報》指出,從國際格局而言,資本市場的互動影響並未隨著全球化退潮而減弱。對於中國而言,降息直接影響匯率,而匯率變化又影響不同的利益主體:一直追隨美元走勢的人民幣也隨之強勢,這對出口企業形成了強大壓力。而如今降息可能讓投資者拋售人民幣,有可能減緩甚至逆轉人民幣的升值勢頭 ,這一方面將會有利於中國出口,另一方面央行必須十分警惕可能存在的潛在資本外流壓力。
  英國廣播公司,中國央行意外減息以及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的一番話令全球股市提升。英國《衛報》稱,中國央行意外降息之舉引發的最初反應是,股市、油價以及澳元等大宗商品相關貨幣走高,對全球股市有提振作用。
  《華爾街日報》也指出,降息對全球市場有提振作用。市場對此作出了劇烈的反應,全球各地的油價、金價、銅價、股市和商品貨幣紛紛大幅走高。
  路透社則進一步分析道,中國降息舉措或終結人民幣升值進程,未來波動可能加大。  (原標題:外媒聚焦中國央行降息:意外之舉 提振全球市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feavvvgiwvkmt 的頭像
    vfeavvvgiwvkmt

    Simpsons

    vfeavvvgiwvkm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